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使尿素发挥最大肥效,应避免六大误区

    信息发布者:飞龍在天
    2017-10-14 16:19:46   转载

    使尿素发挥最大肥效,应避免六大误区

    丰泽园艺 2017-10-11 15:53

    尿素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不但适宜做各种园林植物的底肥,而且是追肥的最好肥料之一。但是,用尿素做追肥最忌讳追施后马上灌水。

    使尿素发挥最大肥效,应避免六大误区

    尿素是白色粒状晶体,略有吸湿性,能在水中完全溶解,是一种中性肥料。尿素施用后没有任何残余物遗留在土壤中,被称为无副成分的肥料。但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所含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如果施用尿素后马上灌水,它就会被水溶解,由于土壤胶体与尿素之间的吸附力很弱,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大水漫灌,会使尿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所以,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灌水。雨前追肥施尿素的说法就更不科学了。

    使尿素发挥最大肥效,应避免六大误区

    尿素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30℃时2天时间就能全部转化成植物所需的氨。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根据气温条件,确定追肥后的灌水时间。

    其次要了解土壤情况,肥沃土壤较瘠薄土壤转化快,黏质土壤较砂质土壤快。黏性和肥沃土壤追施尿素后,可比瘠薄、砂性土壤提早灌水。再次要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因为有机肥中微生物多,可为尿素转化提供较好的条件,加快其转化过程。建议和沃园混合使用利用率高。

    最后要采取深施和覆土的办法,这样既可避免外露直接挥发,还可增加与土壤中微生物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土壤胶体吸附尿素在土壤中分解转化的生成物碳酸铵或重碳酸铵,为植物提供有用的营养物质。

    施用尿素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尿素与碳铵混用。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植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误区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3-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植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转化成铵的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更快更多。所以,氮素不能地表撒施。

    误区三:尿素作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误区四:施尿素后马上灌水。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要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尿素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于水而流失。

    误区五:尿素与碱性肥料混施。尿素施后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大量吸收利用。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使用。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