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信息发布者:飞龍在天
    2018-01-09 15:37:17   转载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农庄设计 2018-01-08 20:52:10

    高学历的年轻父母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调查表明,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很多家长不惜一掷千金,为得是让子女抢得学习能力与智力开发的先机。所以亲子农业是个好的方向,在休闲农业范围内是存在大把商机的。

    亲子教育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目前我国3--6岁在园幼儿数量只占幼儿总量的39.5%,0--2岁的婴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更少,仅为3%。一诺规划认为亲子教育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巨大。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诚然,亲子农业正处于强劲的发展阶段,很多农庄抓住了“亲子的特殊性”,打造亲子农庄,推出一系列体验式活动,让亲子家庭在体验中便能够产生可观的消费。

    而部分亲子农场,在运营模式中,模糊「亲子」的概念,通过卖会员卡、卖农产品的方式进行二次消费。冠其名曰“亲子农业”,其根本还是简单粗暴的针对成人的行为,徒有「亲子」之名。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现有亲子农业模式类型

    亲子农业的市场消费群体主要为0-16岁的孩子及其家庭。孩子是亲子农业主要的目标客群,同时父母作为亲子农业的买单者,是亲子农业的真实消费者,其教育、引导也与亲子农业市场有很大关联。

    目前市面上的亲子农业模式大致有亲子游赏型、亲子互动型、亲子教育型三种类型。而现存大多数亲子休闲农庄中,往往添加自以为孩子喜欢的项目环节,用成人思维去进行规划设计,脱离了亲子产业的本质,而光专注于盈利赚钱。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亲子农业本质应该如何

    亲子农业的基础仍然是农业,目的是亲子,本质是体验。用体验来创新亲子农业,设计和开发项目也要围绕亲子来展开。

    亲子农业就是利用田园风光、自然资源及环境,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活动。如果不根植于农业,以盈利为目的,这是本末倒置,而不是亲子农业。那么亲子农业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利用农业特色提供亲子体验的场所,促进亲子间互动,增强孩子对农业的概念与喜好。并不是说不要盈利,而是要确定以何为主!▼亲子农业该怎么搞

    细分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

    【0—3岁婴儿家庭】

    儿童群体特征:尝试新的想法并探索周围的环境,好奇心强,享受努力的过程,喜欢模仿,喜欢简单的事物,能接受建议并遵循一些简单的指示,喜欢与人交往,喜欢户外生活,需要父母更多呵护。

    儿童需求偏好:对鲜明的、鲜艳的、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好游戏,喜欢简单重复性的活动。

    家庭消费特征:以满足孩子兴趣为主,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比如卡通卧室;启发孩子智慧,简单的动作模仿和农业益智游戏;比较青睐农业度假村这类比较安宁、闲适的旅游。

    ⇲【3—6岁幼儿家庭】

    儿童群体特征: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期。活泼好动,具有一定的认知、学习和想象能力;从思维方面来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开始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孩子开始逐步形成自我概念和自尊意识,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参加实践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儿童需求偏好: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这一时期,游戏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消费特征:父母参与、亲子互动农业猜谜语、涂鸦、DIY、简单的农事活动,讲故事,益智游戏青睐农业主题乐园、儿童游乐设施齐全的农业度假村。

    ⇲【6—11、12岁儿童家庭】

    儿童群体特征: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多以家庭或学校集体出游,旅游消费能力比较低。注意力与兴趣密切相关。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儿童需求偏好:兴趣广泛,对自然生态及动手性较强的事物感兴趣。

    家庭消费特征:强调新奇性、参与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亲子认知游青睐科普农业园、农业主题乐园类产品。

    ⇲【12—16岁少年家庭】

    儿童群体特征:儿童向青年的过度阶段,性格叛逆,自主性相对比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追求独立和自尊。

    儿童需求偏好: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喜欢探索事物的发展过程。

    家庭消费特征:亲子成长游,亲子互动和交流,亲子双方平等参与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发挥作用

    农作物、不管是粮食作物或是园艺作物,本身就具有多种体验方式。安排孩子进行关于农作物的欣赏,并做好标识便于记忆,从播种到收获,让孩子充分料及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孩子通过农具进行农事活动,让孩子深入其中,亲力亲为,增加孩子对土地感情的同事,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同时不忘进行农耕教育,让孩子料及到每一份粮食的获得都是不容易的,亲子农业中的农业体验,要让孩子了解过去,敬畏土地,并培养节约的品质。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融入农民生产生活过程感同身受

    亲子农业要兼顾到游客与农民的感受和需求。农民是土地中重要的角色,具有独特的人格特质。同时农民也是最了解农业,对土地感情最深的人群。如果把农民赶走来做亲子农业,是脱离了农业本质的,我不认为这是根正苗红的农业。

    选拔培养农民,并让其承担旅游讲解的工作,能够用感情渲染传导给孩子,让孩子有个深刻的印象和理解。而且农民可以根据资深经验灌输一些孩子所不了解却十分重要的习俗风貌。

    亲子农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体验,而且体验是最高层次的产品,体验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商品所能取代的。卖产品不如卖注意力。体验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创造力,它也是亲子农业的生产力。

    对于亲子农业农场来说,所担负的使命是重大的,所以必须正规、有序、科学的发展。商业行为也要有内容有意义,否者只会是一锤子买卖,说亲子农业能赚钱,或许就成了一句虚话。 

    生态环境的优化与设施的完善

    环境与设施能够直接反馈到人的感知体验,如果环境较差或者设施不完备,游客会直接感到不舒服。感知体验是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器官发挥作用,作用于人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感知方式。

    亲子农业应该充分考量人的感知体验,从景点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饮食起居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来满足游客对自身舒适的需求和对欣赏美好事物的需求。

    如果想要做好亲子农业,就要回归农业本质,深入根植于土地,给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正向的传播和影响力,进而成为好的商业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农业业态的原汁原味,否则将失去乡村旅游的特色,削弱了它应有的魅力。所以做亲子农业,不能急功近利。

    田园式教育项目如何创意打造?

    1.压力大,负担重

    繁重的课业使现在的孩子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情操。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2.想象力的缺失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3.高智商,低情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和研究表明:在人成功的诸多主观因素里面,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80%。

    当代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智商,没有注重学生情商的提高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对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都有所忽视,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局面。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2

    ✎.“田园教育”

    1762 年,卢梭《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念,成为“田园教育”的萌芽。他强调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主张采用实物教学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不仅让孩子感受自然,更要让孩子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学会生活、感恩社会,提高孩子们的情商以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3

    ✎.国内外“田园教育”的实践概况

    英国和德国等欧美国家的“田园教育”模式是以农场为基础展开的,将农场与学校、文化社区结合,不仅让学生亲近了自然,也将有机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而在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李庆明则率先倡导田园教育的理论。他主要倡导以“都市田园教育”的文化理念为引领。国内的“田园教育”大多以学校为依托,“田园教育”是学校的课程之一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4

    ✎.“田园教育”景观设计

    1.创建田园“大”环境——Farming Kindergarten

    Farming Kindergarten配备了绿色屋顶,提供了很多田地--供学生体验和被教育。安全的户外游乐场和互动式节能功能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这个屋顶为500名学龄前学生增加足够的食物,同时为学生在郁郁葱葱的室外教室提供农业经验。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2.关注田园“小”细节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和互动是学习的一个部分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创意田园小景观能抓住小盆友的眼球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制作小型体验装置,进行重量与平衡的教学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结合娱乐装置和地域特色打造可观可玩可学的景观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户外娱乐场所进行肢体的协调与培养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也田园教育中逐渐火爆

    3.让田园艺术多元化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用自然创作,开发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田园综合体中的田园教育如何让亲子项目“接地气”?

    △.培养情景会话和编故事的能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